客戶的疑問
不少客戶反饋,十年前安裝的304不銹鋼金剛網,無論是網面平整度還是絲材一致性都很好,軟硬絲問題少見,耐蝕性也不錯,使用多年幾乎沒有大毛病,偶爾出現的只是輕微網斜。可如今市場上的304金剛網,質量似乎越來越不穩定,生銹、網面不平整等問題頻繁出現。這是為什么?
市場現狀
在行業中,304不銹鋼金剛網質量參差不齊已是不爭的事實。耐蝕性下降的原因,并不是304材質本身“退化”,而是在生產環節中,部分工藝被簡化或失控,導致最終產品耐久性降低。結合生產實踐來看,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變化:
其一:前處理工藝簡化
按照標準流程,304不銹鋼絲在編織前需要經過酸洗和鈍化處理,以去除表面雜質,并在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鉻氧化保護膜。這層保護膜是304耐腐蝕性能的關鍵。
然而,出于降低成本或規避環保處理要求,一些廠家省略了這一環節。這樣生產出來的金剛網,表面鈍化膜不完整,在含氯環境(如沿海地區)更容易被破壞,從而出現點蝕或生銹。這一變化對外觀影響不大,但耐蝕性會明顯下降。
其二:拉絲與退火工藝改變
在不銹鋼絲材加工中,拉絲速度與退火時間直接影響產品性能。
拉絲速度過快,會讓絲材表面粗糙度增加,形成微小劃痕,這些微缺陷往往成為腐蝕的“切入口”;
退火時間不足,會導致絲材內部殘留較大應力,使用中更容易產生應力腐蝕。
為了提高產量、降低能耗,部分生產線會加快拉絲和退火速度。這樣生產出的絲材,外觀看似正常,但實際耐久性已被削弱。
其三:雙金屬腐蝕問題
金剛網多與鋁合金邊框配套使用。不銹鋼與鋁之間存在電位差,在潮濕環境下容易發生電偶腐蝕,鋁作為陽極會加速腐蝕。如果設計與裝配時沒有采取絕緣或隔離措施,腐蝕不僅會影響邊框,還可能破壞與之接觸的網面結構,縮短整體壽命。
過去,部分廠家在裝配時會加絕緣膠條或涂防腐隔離層,但如今有些產品為了節約成本,省去了這些細節,導致雙金屬腐蝕問題更容易發生。
我們的建議
對于普通內陸地區用戶,合格的304金剛網仍能提供較好的防護與耐用性。但在沿海、高濕度或鹽霧環境下,更建議直接選用316或316L不銹鋼,以獲得更強的耐腐蝕性能。同時,應選擇工藝控制嚴格、具備完整前處理與規范退火流程的廠家,并在安裝中注意絕緣隔離,減少雙金屬腐蝕的風險。

總結
十年前的304金剛網表現更好,不是因為當年的304材質更優,而是當時生產環節更完整、工藝更嚴謹。如今,在部分廠家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背景下,某些關鍵工序被簡化,才導致產品耐久性下降。對于消費者來說,選材與選廠同樣重要,關注材質的同時,更要關注生產工藝與安裝細節。
